王阳明治边思想演变与边疆地区治理研究The Evolution of Wang Yangming’s Thoughts on Frontier Governance and the Governance of Border Areas
陈华伟
摘要(Abstract):
王阳明的边疆治理思想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的发展,反映了从单纯依赖军事手段到综合运用多种治理策略的转变。首先,少年至青年时期,面对明朝严峻的边疆危机,王阳明主要关注如何借助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安全。其次,被贬至贵州龙场驿、担任南赣巡抚及平定宁王之乱的经历,使他深刻认识到,仅依靠传统的军事征伐和政治控制等外在手段,难以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;相反,通过加强道德教化、推行善政治理以获得民心才是根本之道。这一阶段标志着王阳明治边思想的形成,即从单一的武力征服转向全面的社会治理。最后,广西事件爆发后,王阳明出任两广军务提督。在此期间,他对使用军事力量更加谨慎,同时大力推行以德治民、招抚政策及理学教化等治理手段。总之,王阳明治边思想的核心在于将军事手段与道德教化、善政治理有机结合,通过全面提升边疆地区民众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治理水平,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。这一思想体现了他对边疆问题的深刻洞察,不仅形成了独特见解,更为中国边疆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王阳明;治边思想;心学;边疆治理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宋学视域下的术数思想研究”(21BZX066)
作者(Author): 陈华伟
DOI: 10.14129/j.cnki.forwordposition.2025.04.004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黃懿,杨晨.王阳明在广西: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广西考察报告[J].国际阳明学研究,2013(00):107-122. [2]郑维宽,汪洸.论王阳明招抚思田及其对广西边疆治理的历史贡献[J].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4(1):62-67+106. [3]田汝成.炎徼纪闻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5. [4]湛若水.湛甘泉先生文集[M].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4. [5]彭勇.从“边区”到“政区”:明代湖广行都司的制度运行与社会秩序[J].求是学刊,2018(3):134-144+2. [6]束景南.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[M].增订版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. [7]蒙荫昭,梁全进,主编.广西教育史[M]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9.
- (1)参见杨成志:《王阳明与少数民族》,《广西民族研究》1985年第1期;刘淑红:《试论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教育》,《贵州民族研究》2012年第6期;欧阳辉纯:《论王阳明的民族观》,《孔子研究》2016年第2期;赵盛梅等:《王阳明西南少数民族治理思想与实践》,《贵族民族研究》2017年第12期;诸凤娟:《王阳明的民族思想与阳明心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21年第12期。 (1)参见赵平略:《王阳明居黔思想及活动研究》,中华书局,2017;马国君、李红香:《从明朝西南边防看王阳明对贵州民族地区的治理》,《贵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4年第4期;马国君、李红香:《论王阳明对黔桂土司地区的治理与边疆稳定》,《广西民族研究》2012年第4期;彭福荣:《国家王权慑服与土司利益博弈--以王阳明水西“三书”为个案》,《青海民族研究》2018年第2期。 (2)参见王路平:《论王阳明与贵州少数民族》,《孔子研究》2000年第6期;韦启先:《贵州少数民族在王阳明学说形成中的作用》,《贵州民族研究》1999年第4期;赵平略:《贵州少数民族品格与王阳明龙场悟道》,《贵州民族研究》2007年第3期;刘凤霞:《王阳明对贵州少数民族影响及文化遗存论略》,《贵州民族研究》2016年第1期。 (3)张廷玉等撰《明史》卷195,中华书局,1974,第5159页。 (4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吴光等编校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2,第1222页。 (5)同上书,第797页。 (6)董榖:《碧里杂存》,中华书局,1985,第121页。 (1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1224页。 (2)束景南:《王阳明年谱长编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,第160页。 (3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285-290页。 (4)张廷玉等撰《明史》卷195,第5160页。 (5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1407页。。 (6)束景南:《王阳明年谱长编》,第173页。 (7)同上书,第180页。 (8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868页。 (9)同上书,第1051页。 (10)陈鹤撰《明纪》卷24,“武宗纪一”,清同治十年江苏书局刻本。 (1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1228页。 (2)同上书,第952页。 (3)同上书,第891页。 (4)陆永胜:《心·学·政:明代黔中王学思想研究》,中华书局,2016,第88页。 (5)《贵州通志》编委会编纂《贵州通志·宦迹志》,贵州省文史馆点校,贵州人民出版社,2004,第38页。 (6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890页。 (7)同上书,第697页。 (8)同上书,第891页。 (9)周希武、田雯、张澍,撰《青海玉树调查记黔书续黔书(合订本)》,台湾华文书局,1968,第458-459页。 (10)靖道谟等撰《贵州通志》,《中国省志汇编》第8册,京华书局,1968,第387页。 (1)束景南:《王阳明年谱长编》,第477页。 (2)方孔炤辑《全边略记》,《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》第3辑,王雄编辑、点校,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2006,第255页。 (3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1228页。 (4)同上书,第894页。 (5)同上书,第803页。 (6)同上书,第804页。 (1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333页。 (2)同上书,第473页。 (3)同上书,第309页。 (4)同上书,第528页。 (1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816页。 (2)同上书,第600页。 (3)同上书,第1343页。 (4)同上书,第599-604页 (5)同上书,第1293页。 (6)《明世宗实录》卷46,嘉靖三年十二月戊午,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”,1964,第1193页。 (7)《明世宗实录》卷48,嘉靖四年二月辛卯,第1215页。 (8)《明世宗实录》卷76,嘉靖六年五月丁亥,第1697页。 (9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461页。 (10)同上书,第621页。 (1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461页。 (2)同上书,第1447页。 (3)同上书,第992页。 (4)同上书,第472页。 (5)束景南:《王阳明年谱长编》,第1902页。 (6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463页。 (7)同上书,第835页。 (8)同上书,第474页。 (9)同上书,第466页。 (1)《明世宗实录》卷86,嘉靖七年三月乙未,第1959页。 (2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484页。 (3)同上书,第496-499页。 (4)同上书,第510-519页。 (5)同上书,第479页。 (6)同上书,第631页。 (7)束景南:《王阳明年谱长编》,第1962页。 (8)王守仁:《王阳明全集》,第633页。 (9)同上书,第632页。 (1)吕文利提出了“嵌入式互动格局”理论,认为“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,各种族群、集团、部落、宗教、文化、社会、区域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。嵌入式互动是以战争、和亲、通婚、贸易、和平、互助等为表达手段的一种横向的历史互动”。参见吕文利:《嵌入式互动:清代蒙古入藏熬茶研究》,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2017,第13页。